四川版“二舅”:儿子患病后变哑巴 一家三口智力残疾 依然不希望被贴上“苦难”标签

封面区块链 该文章已上链 >

封面新闻 2022-08-03 11:23 96715

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陈远扬

河北的“二舅”火了。从默默无闻到“传奇人生”,从小山村里的小人物,到网络关注的“大红人”……“二舅”引起了几乎整个网络的关注。

但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中,“二舅”的人生际遇并不是“独一份”。

在一次住院之后,栋大爹的大儿子变成了“哑巴儿”;老婆和女儿都有智力障碍,不会最简单的算术题;女婿得了脑瘤,手术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;孙女11岁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。

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的一个小山村,1953年出生的栋大爹面朝黄土背朝天,在烈日下收玉米,在猪圈里喂猪,去水井挑水……辛苦劳作一年,不过1万元左右的收入。

栋大爹坐在家门口

虽然生活不顺当,但栋大爹从未“摆烂”。他一步一个脚印,拖家带口往前走。在这个家庭里,今年,15岁的孙子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,成为家里最聪明,学历最高的人。他立志要考重点大学,未来撑起这个家。

怀揣着朴实的愿望,也无暇顾及“精神内耗”,他们不过都在普通而坚韧地活着而已。

多舛的家庭:

儿子变成“哑巴儿”

外孙女11岁还不会说话

夏日里,年近70岁的栋大爹躬着背在地里忙活,汗水浸在他粗糙的皮肤褶子里,像一根晒干的“油条”。

栋大爹有一儿一女。1981年,大儿子生下来40天就生了病,去乡镇上的卫生院打针、输液,住了10天院,儿子就变傻了。栋大爹不知道,这是儿子本来就傻,还是打针导致的。

大儿子在奶娃时就变成哑巴

大儿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门口的马路上徘徊(拍摄于2022年5月)

从此,儿子就失去了名字,它只有一个代号“哑巴儿”。能走路后,“哑巴儿”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一个人压马路。从马路这头走到马路那头,每天往复,一复一日。如果有人拉住他,他就用手指向天空,指向草丛,指向树梢……眼神空洞又茫然。

“傻了也要养,能有啥办法。”栋大爹说,憨憨地笑两声。

今年,“哑巴儿”41岁了。从幼童到青年再到壮年,他温顺又安静,迷失在时光之中。他有时也会帮栋大爹干笨重的农活,但生命力中大部分的时间,都在家门前的乡村马路上来回踱步。

“哑巴儿”出生的6年后,栋大爹的二女儿,萍妹仔出生了。小女孩能说能笑,在山野里跑得跟个疯丫头似的。可是,就算教很多遍,疯丫头依然不会1+1=2这样简单的算术题。有了儿子的教训,栋大爹不敢再去求医,索性学也不上了。

“她没有‘启蒙’,读不来书。”在栋大爹看来,健康活着就挺好。

2007年,萍妹仔结婚了。那一年,栋大爹帮女儿在邻村找了个老实巴交的人。后来,萍妹仔生了两个孩子,一儿一女。

栋大爹的外孙女还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,但很喜欢笑。(拍摄于2022年5月)

外孙女喜欢抱着喵咪玩耍(拍摄于2022年5月)

孙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,但她一直不会说话。栋大爹觉得,孩子说话晚些吧。可到了11岁,小女孩依然只会简单发音,不会用语言沟通,更不会最简单的算术题。

目前,栋大爹的老伴和儿子都是二级智力残疾,女儿是三级智力残疾。命运仿佛持续给栋大爹的人生出难题。

老伴是二级智力残疾

儿子是二级智力残疾

女儿是三级智力残疾

艰难的抉择:

女婿患脑瘤选便宜疗法

愈后“千万别摔跤”

乐至是个缺水的地方。年轻时,栋大爹挑水喝。如今70岁,他依然在挑水喝。

他试图用一根水管从屋后的山崖处接山泉水喝。可天旱时,岩层的水太少,不足以给一家人用。他只得又拿出水桶去附近的水井挑水。

附近的水井,栋大爹用坏雨伞和破布制作了一个简易“井盖”

栋大爹为一家人挑水吃

2017年,栋大爹的女婿杨光从成都回到村里和家人团聚。正月初四上午,两人去“窟”水井。命运再次给栋大爹出了一道难题。突然,杨光头疼欲裂,呕吐不止。

“先去了乐至县人民医院,照了片,让马上转院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样子,栋大爹依然心有余悸。县医院让转院到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,栋大爹觉得自己不熟悉成都,就转到了遂宁市中医院。

脑瘤!检查结果让栋大爹震惊。医生给栋大爹出了一道选择题:有两种疗法,一种需要30多万元,一种需要9万元。便宜的疗法风险很大。以后头部撞不得,一旦摔了跤,可能人就没了。

那时候,栋大爹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。因为,他兜里只有1万元。东拼西凑了8万元,他选了便宜的疗法。

幸而,女婿救回来了,9万元没有白花。休息了一年半,女婿又回成都上班了,当小区保安。

千万别摔跤,是他必须牢记的医嘱。

艰辛的日子:

种地、养猪、养鸡

一年劳作能挣下1万元

栋大爹不是“二舅”一样的能工巧匠,但他勤劳肯干。他也没有灵活的脑瓜子,勤劳无法令他致富。

种地、养猪、养鸡……他一分一分攒下钱,让生活继续,日子如常。

最近,栋大爹正在掰玉米。大暑过后,天气炎热,出门便是一身汗,他只敢上午去地里掰玉米,两天掰了1000斤。收的玉米不卖,家里养了猪和鸡,他要留着当饲料。

等到9月初,学生开学的时候,他又该收谷子了。谷子是今年清明节前几天种的。3亩地,他估摸着可以收2000多斤,也留着自家吃。

栋大爹正在为秧苗灌水

农作物里,能卖钱的只有油菜。去年国庆节,油菜籽播种。在生长了7个月之后,今年立夏,9亩地的油菜迎来收获的季节。天旱,减产,收了2500斤油菜籽,打算卖2000斤。

“垮了5分钱!”栋大爹念叨好几遍。前段时间,乡镇上一斤油菜能卖3块5毛,现在只卖3块4毛5分,2000斤只能卖7000元左右。这7000元还不是纯收入,他还投入了约1000元的肥料和农药等成本。

此外,他还喂了两头猪和十几只鸡。年初,他花了1000元买了两只小猪仔,喂到年底,不喂饲料,能长到200斤。到时候,自家留一条,再卖一条。去年的猪肉价格高,但他喂的猪却死了。今年猪仔还挺健康,他估摸着如果一斤能卖17元,养了一年的一头猪能卖三四千元。

一年劳作,栋大爹能挣1万元左右。

全家的希望:

孙子考上重点高中

希望考好大学支撑家庭开销

不管是烈日酷暑,还是雨雪寒冬,栋大爹已经习惯了在田间地头忙忙碌碌。他说自己不会什么手艺,脑子太笨了,只能干笨重体力活。

他是个热心肠的人。东家有急事,西家要帮忙,只要喊一声,总有他老实巴交的身影。

有人告诉他,你挣这点钱又这么辛苦,还不如去城里当个保安。“我走不开,这里需要我。”栋大爹说,栋大妈、儿子、女儿,孙女都需要人照顾。虽然栋大妈和儿子拿到了残疾证,都吃上了低保,但他们身边离不开人。

栋大爹的老伴(拍摄于2022年5月)

家里唯一的希望是孙子。今年,孙子小杨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,成为家里学历最高、最聪明的孩子。

“我要冲985、211大学,这样才能顶起这个家。”年仅15岁,小杨目标清晰,乡镇里的孩子要改变命运,读书是唯一的出路。他打算高中打暑假工,以后大学每周都去打工。

小杨的心愿很朴素,他希望,自己能挣足够的钱去支持家庭开销,未来还要帮妹妹治病。

在千千万万的农村家庭中,栋大爹是一个很普通的存在。他经历过吃不起饭的年代,是真正穷过的,他明白“活着”就挺不容易,要靠勤劳去换生活。

不论是“二舅”家,还是栋大爹家,他们在世间的一个角落,无比坚韧地活着而已。

自力与帮扶:

曾主动提出放弃低保

不希望他被贴上“苦难”标签

栋大爹的家位于乐至县盛池镇盛泉村,这个听起来与水相关的村名,却是一个缺水村。

吴国海与栋大爹住房相邻,两家直线距离不足50米,都位于半山腰上,一条村道从家门口经过,附近的水井也是两家的共用水源。

不止住得近,吴国海还是栋大爹的小学同学。“可以说我们是从小玩到大。”在吴国海的印象里,栋大爹勤劳朴实,但由于家庭成员的种种遭遇,这么多年确实过得比较苦。“以前三四点就起床,起来煮一家人的饭,把家里理顺后,就出门干农活去了,全家就靠他一个人支撑。”

农闲之余,栋大爹也会找吴四海聊天,但绝不会“吐苦水”。村子里其他村民也印证,栋大爹的遭遇虽然苦,但他一直让家人尽量过得不苦。

一方面,这得益于他的自力更生,另一方面也有政府的帮扶。

盛泉村党总支书记彭学智提到,虽然栋大爹现在与女儿一家生活在一起,但此前因为女婿是招进来的,他曾进行了分户,“相当于他屋头是两个户头。”

彭学智说,村里一直都很关心栋大爹一家。目前,栋大爹的老伴、儿子,以及女婿都享受了低保救助,3人加起来每月差不多有近千元。除此之外,女儿萍妹仔也能定期享受由乐至县残联购买的护理服务。“2014年他女儿家修楼房,也享受了危房改造费用7000多元,另外像粮食直补等各项补贴都享受了的。”

盛泉村地处乐至与遂宁安居、德阳中江三地交界处,村里大多为留守老人,“二舅”的故事至今还未传到村上,彭学智同样也不知道。

“不希望给他贴上‘苦难’的标签。”彭学智分享了一个故事。2016年,有村民反映称栋大爹家里吃低保的人多了,是不是有点不公平。听说此事后,栋大爹主动找到村两委,表示愿意主动放弃低保。

在彭学智看来,栋大爹的遭遇在全村来说确实是最苦的,他愿意主动放弃,并不是说家里就比其他人更富有,而是明白生活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,“然而我们又知道他家里情况特殊,最终分析认为,低保应该享受,也去做了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。”

评论 7

  • 老君镇大溪村第一书记 2022-08-03

    好样的

  • fm2126873 2022-08-03

  • 嘿嘿呼啦啦 2022-08-03

    生活以痛吻我,我却报之以歌。

查看更多

去APP中参与热议吧